2025年4月,中美贸易战进入“核爆级”升级​​。短短10天内,美国对华关税从34%飙升至​​145%​​(含芬太尼附加税),外贸跨境电商行业迎来史上最严峻考验。根据​​Reuters​​数据,深圳80%中小卖家面临亏损,​​Shein​​、​​Temu​​等巨头被迫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。

政策背景与时间线

美国于2025年4月2日通过行政命令(Executive Order 14257)启动“对等关税”政策,初始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设定为34%,旨在应对贸易逆差和不公平贸易行为(呵呵,说好的对等呢,中国当时可没动手)。随后,由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,政策经历多次调整:

  • 2025年4月8日:美国发布行政命令(Executive Order 14259),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34%提高至84%,生效日期为2025年4月10日12:01 a.m. ET,回应中国宣布对美国商品征收34%关税的报复(美式数学,34%对等成84%)。

  • 2025年4月9日:中国进一步宣布对美国商品征收84%关税作为报复,美国随即发布另一行政命令(“Modifying Reciprocal Tariff Rates to Reflect Trading Partner Retaliation and Alignment”),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84%提高至125%,加上早先的20%芬太尼相关关税,总计145%,同样生效于2025年4月10日12:01 a.m. ET(这波操作堪比德州扑克All-in绝命bluff,但筹码是全体美国消费者)。

根据The New York TimesCNBC,截至目前,关税率被确认为145%,这对跨境电商行业造成了重大冲击。

关税率的具体变化

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的公告(CSMS # 64701128)和联邦公报(Federal Register)文件,截至2025年4月10日,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率如下:

  • HTSUS分类9903.01.63:适用于中国(包括香港和澳门)产品的附加从价税率从之前的84%提高至125%,生效于2025年4月10日12:01 a.m. ET,排除某些在CSMS 64680374中列明的例外情况。

  • 低价值进口:从2025年5月2日起,另有特定调整,包括从价税率从30%提高至90%,以及每件邮寄物品的关税从25美元提高至75美元(2025年6月1日起进一步提高至50美元至150美元),但这不影响主要关税率145%。

以下是关键时间点的关税率变化表:

生效日期

关税率变化

详情

2025年4月10日12:01 a.m. ET

从34%提高至84%(后调整为125%+20%总计145%)

初始对等关税为34%,4月8日提高至84%,4月9日进一步提高至125%,加上20%芬太尼关税。

2025年5月2日12:01 a.m. ET

从价税率从30%提高至90%

针对低价值进口的调整,执行命令14256第2(c)(i)节。

2025年5月2日至6月1日

每件邮寄物品关税从25美元提高至75美元

低价值进口的调整,执行命令14256第2(c)(ii)节。

2025年6月1日12:01 a.m. ET

每件邮寄物品关税从50美元提高至150美元

进一步调整,执行命令14256第2(c)(ii)节。

2025.4.16补丁:

美国白宫于当地时间4月15日宣布:由于(中国)采取报复性措施,中国输往美国的商品现面临最高达245%的关税。
此次245%关税并不适用所有中国商品,而只适用中国的注射器、针头等这类医疗用品。


影响分析

  • 成本增加:145%的总关税显著增加了运营成本,尤其是对低利润率、高出货量的商品(如服饰、电子配件)。例如,Temu和Shein等平台的低价模式可能面临巨大压力。

  • 合规性挑战:从2025年5月2日起,取消800美元以下的小额豁免规则,卖家需通过非正式报关(Entry Type 11)提交CBP Form 7501,并在10天内缴纳关税,增加了行政负担。

  • 市场竞争:高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消费者转向本地或其他国家的产品,压缩中国卖家的市场份额。

根据Reuters,深圳跨境电商协会的负责人王欣表示,关税可能导致海关延误和物流成本上升,许多卖家考虑涨价或退出美国市场。


应对策略与详细实施

1. 市场多元化

  • 目标: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,分散政策风险。

  • 具体措施

    • 拓展非美国市场,如东南亚(印尼、泰国、越南)、欧洲和中东。Shopee和Lazada在东南亚市场占主导地位,客单价较低,适合中小卖家。

    • 学习Temu和Shein的经验,在新兴市场快速建立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。例如,东南亚市场的客单价通常低于美国市场,物流成本也相对可控。

    • 通过TikTok Shop等新兴社交电商渠道触达更多年轻消费者群体。

  • 挑战:需进行市场研究,了解当地消费者偏好和竞争格局。
    根据CNBC,许多中国纺织公司已将部分生产转移至东南亚,开发东南亚、拉美和中东客户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。

2. 供应链优化

  • 目标:降低关税和物流成本,提高全球供应链效率。

  • 具体措施

    • 海外仓储:在美国或其他国家设立仓库,以减少关税和物流成本。例如,Temu已从“全托管”模式转向“半托管”模式,并推出“一键转移”服务,帮助卖家更灵活管理库存。

    • 本地化生产:与美国贸易关系良好的国家合作进行生产或组装,或直接在美国设立工厂。例如,Shein正在考虑在美国建厂以符合原产地规则,但需注意新法案可能带来的合规挑战。

    • 供应链管理:优化物流路径,选择经济高效的运输方式。例如,物流费用已上涨(如每票增加20元、30%的关税押金),卖家需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。

  • 挑战:海外仓储和本地化生产初期投资高,需平衡成本与收益。
    根据eFulfillmentService,建议卖家与货运代理或海关经纪人合作,探索关税重新分类或利用贸易计划以降低成本。

3. 产品策略调整

  • 目标:提升产品附加值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

  • 具体措施

    • 高附加值产品:调整产品组合,优先选择利润率较高、能承受关税压力的产品,如家具、机器人等高单价产品,适合独立站模式。低单价、高复购率产品(如Shein、Cider的服饰)则需通过品牌升级提升竞争力。

    • 品牌建设:通过创新和品牌升级增强产品的情感价值,帮助消费者接受可能的价格上涨。例如,Temu和Shein通过低价策略和创新在美国市场迅速崛起。

  • 挑战:需进行市场研究和营销调整,以确保消费者接受价格变化。
    根据Grant Thornton,建议卖家多元化供应商至越南、印度和墨西哥,重新谈判采购合同以应对成本上升。

4. 价格策略

  • 目标:将部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,维持盈利能力。

  • 具体措施:适当提高价格,但需谨慎操作,确保不显著影响市场需求。例如,亚马逊中国卖家提到可能需要涨价或退出美国市场,需平衡价格调整与销量之间的关系。

  • 挑战:价格上涨可能导致消费者流失,需结合品牌忠诚度和市场竞争分析。
    根据Reuters,深圳跨境电商协会表示,关税可能导致整个成本结构被压垮,许多卖家计划涨价以应对。

  • 独立站税收设置:现阶段税收还是需要由买家来承担,可以在独立站后台设置税费收取方案

Shopyy独立站商品税费收取设置

5. 业务模式转型

  • 目标:减少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,提升直接盈利能力。

  • 具体措施

    • B2B转向B2C:直接面向终端市场,建立自有品牌,利用源头工厂的成本优势。例如,许多B2B中介商因20%的关税增加而受到冲击,转向B2C模式可以缓解压力。

    • 独立站(跨境电商独立网站):建立独立的电子商务网站,直接与用户互动、分析数据、打造品牌。适合高LTV(客户终身价值)和高单价产品(如家具、机器人等),也适用于低单价、高复购率产品。

  • 挑战:独立站建设需投入技术(选择Saas建站可免去这部分投入)、营销和运营资源,初期会增加一定的成本投入。

6. 物流和成本管理

  • 目标:控制物流和运营成本,应对关税带来的额外费用。

  • 具体措施

    • 优化物流路径,选择更经济高效的运输方式。例如,Temu和Shein等平台的物流费用已上涨(如每票增加20元、30%的关税押金),卖家需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。

    • 使用自动化工具:如Avalara Cross-Border,实时计算关税和税费,并自动分配正确的10位HTS(Harmonized Tariff Schedule)代码,确保合规性。

  • 挑战:物流成本上涨可能影响小卖家的生存空间,大型物流公司如Maersk显示出较强的抗压能力。

7. 政策适应和合规

  • 目标:确保合规性,减少因政策变化导致的额外成本。

  • 具体措施

    • 熟悉新关税规则:从2025年5月2日起,中国低价值商品(小于800美元)不再享有豁免,必须通过非正式报关(Entry Type 11)提交CBP Form 7501,并在10天内缴纳关税。卖家需提前准备HTS代码和估算关税。

    • 利用关税豁免:研究并利用美国关税政策中的豁免或减免条款,例如50 USC 1702(b)下的某些商品、贵金属、铜、制药产品、半导体等免于对等关税。同时,了解退税(drawback)政策以抵扣额外关税。

    • 合规性工具:使用如Avalara Cross-Border等工具,实时计算关税和税费,确保合规性。

  • 挑战:HTS代码分配复杂,可能导致错误申报和额外罚款。
    根据U.S.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,CBP已通过CSMS通知发布最新关税实施更新,卖家需密切关注。

8. 技术创新

  • 目标: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,增强在高关税环境下的竞争力。

  • 具体措施:投资研发,提升产品创新能力。例如,Temu和Shein通过技术创新和低价策略在美国市场迅速崛起,尽管面临关税压力。

  • 挑战:研发投入高,需平衡短期成本与长期收益。

9. 法律咨询

  • 目标:通过专业建议优化税务和合规策略。

  • 具体措施:咨询律师,了解关税政策的具体影响,并寻找合法避税或减税策略。例如,确保产品符合原产地规则,或通过设立海外实体优化税务结构。

  • 挑战:法律咨询成本高,需根据卖家规模选择合适的服务。

实施建议

  • 小型卖家:优先关注合规性(如正确使用HTS代码、及时缴纳关税)和成本控制(如海外仓储、物流优化)。

  • 中大型卖家:可考虑市场多元化、品牌升级和政策倡导,长期布局全球市场。

  • 所有卖家:持续关注政策变化,参加行业研讨会(如Avalara Webinars),确保策略及时调整。


面对美国145%关税高压,中国跨境卖家需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破局,构建"市场多元化+供应链柔性化+产品高附加值"的三维防御体系。短期聚焦合规降本(如墨西哥中转仓、订单拆分),中期布局东南亚制造基地和独立站品牌化,长期通过技术创新(如UL认证小家电)和全球供应链网络构建竞争壁垒,要善用AI选品和智能报关工具等实现精细化运营,将关税危机转化为行业升级的转折点。